鮭魚
想必一定是大家的最愛!
耳熟能享的鮭魚你了解多少呢?
鮭(Salmon)通稱鮭魚、三文魚,
大洋型鮭魚是一種回游性魚類,主要生活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冷水海域。
然而市場常見販售的挪威鮭魚、智利鮭魚、阿拉斯加鮭魚只是因產地捕撈而加以命名。
鮭魚是目前人工養殖最高的冷水性魚類,高經濟價值,讓牠在市場上的地位屹立不搖。
鮭魚每個生長階段隨著海域的不同,體色也有著明顯的變化。
粗約分為三階段,分別為:海水期、洄游期、產卵期。
其中鮭魚的洄游還是讓學者家們深感不解,只能說大自然中無奇不有。
而鮭魚的有始有終、力爭上游、奮而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。
何謂洄游?
鮭魚在淡水環境下出生,會游到海水生長,最後游到淡水繁殖。
鮭魚會利用太陽和地球磁場的引導,游回牠自己的出生地裡進行繁殖。
而研究發現游進溪流的鮭魚90%都在同一條溪流誕生。
鮭魚的一生:淡水(出生) → 海水(生長) → 淡水(繁殖)
而市場上主要販售鮭魚又有那些呢?
首先我們先將鮭魚區分為兩個區塊。
一、太平洋
二、大西洋
【太平洋】
1.帝王鮭(Chinook salmon)
特徵
海水期:背和頭頂上有許多黑色斑點裝飾著,側腹和腹部是銀白色的。
淡水期繁殖:身體泛紅,帶點褐綠色的斑點。
2.紅鮭 (sockeye salmon)
特徵
海水期:中生活時,背為藍綠色,腹銀色,皮膚均勻光滑。(圖上方)
淡水繁殖期:全身亮紅色,頭淡綠色;雌魚偶有黃或綠色的斑駁。(圖下方)
3.白鮭(Chum salmon)
特徵
海水期:背部的魚身是金屬藍色的,側腹和腹部是銀白色的,背部會有明顯黑藍色圓點。(圖上方)
淡水繁殖期:會出現深紅色條狀。(圖下方)
4.銀鮭(coho salmon)
特徵
海水期:金屬藍色的魚背上有許多黑色小斑點,側腹和腹部則是銀白色的。(圖上方)
淡水繁殖期:背部轉為暗色,側邊鮮紅色。(圖下方)
5.粉紅鮭(pink salmon)
特徵
粉紅鮭是太平洋鮭魚中最小的品種。
海水期:外表跟白鮭相近,最大差異是體型,側腹則是銀白色的。(圖上方)
淡水繁殖期:身體下半部分會有深邃紅色條紋。(圖下方)
【大西洋】
大西洋鮭魚(Atlantic salmon)
特徵
在海水生活,它們就會呈銀藍色,最容易辨認它們的是其側線上的黑色斑點。
當然我舉的是市面上常見的鮭魚品種,
全世界的鮭魚、鮭鱒可是有3XX種呢!!
每種鮭魚都有自己獨特的口感,這裡就賣個關子~
讓你們去細細品嘗吧!
哪種時期的鮭魚肉最好吃?
蝦米阿?!哪種時期還有分等級喔??
那是當然的,來我這邊怎會讓你白白學不到東西呢?
鮭魚在洄游產卵前是不在進食的,
所以鮭魚會先在海中大快朵頤後,才有體力洄游產卵。
洄游鮭魚在進河口前,
人類運用不傷害大自然的延繩釣將鮭魚釣起。
以不破壞大自然,有種願者上鉤為原則的感覺!
此時鮭魚才有著豐富的油脂也是最肥美的呢!!
今天這樣介紹有沒有更了解些呢?
等不及來點新鮮的鮭魚了吧!!
我要殺去買回家吃了~哈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