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.jpg

 

【魩仔魚的介紹】

魩 (ㄇㄛˋ) 仔魚,一般有兩派說法

說法一:魩仔魚非一班魚類,而是指鰻魚類和沙丁魚類的混種魚苗作為一種統稱。其總類多達150種魚苗

說法二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表示,魩仔魚為鯷科、鯡科、蝦虎魚科等仔稚魚組合而成

從這兩種說法來看,說明著魩仔魚就是不是一種魚類而是一種混稚魚

但其中一種跟魩仔魚還真的滿像的

那就是鱙 (ㄇ一ㄠˊ) 仔魚,體色呈現黑色會有側線的銀帶出現體長約3-4公分

這就是小魚乾了,小的時候叫魩仔魚,大的時候叫鱙仔魚。

 

【生長與環境】

魩仔魚一班生活在河口、或近海

像是花蓮最有名的魩仔魚就是河口處捕撈

魩仔魚的生存時間並不長

以生命週期來說僅有1~2年

意思是如果不吃牠,牠也會自然死亡。

 

【環境衝擊】

根據前面的資料來看,魩仔魚即為混魚也是稚魚

稚魚幼小,為了捕撈所以網目必須要細,細的結果會導致甚麼呢?

導致連其他的中體型魚也一起捕撈起來

通常以『雙拖網、流袋網』捕撈,其網目為0.2cm*0.2cm,主要漁獲為4cm以下的魩仔魚,1977年引進使用 (出處:水產試驗所)

過網目、篩選、汰換...等等過程都會導致魚體受傷甚至死亡

補得越多混的種類也會增加,這已不是單一魚種而是整個海洋環境。

再者,以食物鏈的角度去看,魩仔魚應屬於食物鏈的底層

當中層的魚食物來源減少時...頂尖的食物鏈者根本沒得吃

環環相釦的結果就是整個海洋生態沒有魚的窘境。

 

4B7C7863-FDC5-2758-6D95-E71F7CC597DA.jpg

【政府的應對政策】

1.自2013年2月底起,漁業署公告禁捕期(休漁期)為每年5月1日至9月15日

2.各縣市公告禁捕時間,每個地區禁3個月

3.限50噸以下船隻才可捕撈 (範圍:宜蘭、桃園、台中、高雄、屏東、台東、花蓮等地區海域)

4.禁漁區為距岸1,000公尺(3,300英尺)以內之沿岸海域,地方主管機關得依轄海域狀況縮減禁漁區距岸距離,為不得少於500公尺(1,600英尺)

 

【營養來源】

魩仔魚的營養有鈣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C、鈉、鉀、磷等

脂肪的含量極少,鈣質卻相當豐富

魚骨軟易被人體吸收,適合幼兒、老人食用。

 

【如何挑選】

1.挑選時要注意有沒有風乾

2.最好挑灰色狀的魩仔魚,越白越不好(避險漂白劑)

3.聞一聞注意有無化學刺鼻味

 

【結論】

有人為了吃與不吃而爭論,我覺得這太極端了。

不吃=魩仔魚業者叫苦

吃了=海洋生態浩劫

確實不得不說吃魩仔魚會影響海洋資源

但....只能說微乎其微,這中間太複雜了

不吃魩仔魚狂吃手掌大的魚還不是一樣?

掌心大的魚你有沒有看過?有!一堆,真的一堆。

為什麼?因為"濫捕"

大家都要賺錢所以你不抓我抓,就是這樣。跟你吃不吃魩仔魚根本完全沒有直接關係

所以重點是什麼?地方政府有效的控管

認真的監控魚貨,我想環境才會有所改變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海口味極品水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